破解科技成果评价“四问”

admin10个月前资讯动态135
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能否激发科技人员的内生动力、结出更多的科技成果和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关键要解决好“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的问题。树优科技成果评价导向,解决“评什么”问题。要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实行与不同类型科研活动规律相适应的跟踪和分类评价制度。落实用人单位的评价自主权,优化科研管理制度,克服“四唯”倾向,让科研人员集中精力科研攻关。健全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按照“干什么评什么”原则,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不同种类成果形成细化的评价标准,全面准确评价科技成果价值。对前沿领域、基础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建立试错容错机制,激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真理、勇攀科技高峰。构建多元成果评价体系,解决“谁来评”问题。科技成果评价既不能搞“一言堂”,也不能让某个机构说了算,要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加快构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要建立健全科技人才专家库,完善同行评价作用,建立评委评价失信黑名单制度,严惩违反科技规定、学术标准、科学伦理者,通过随机抽选、双向“盲评”等形式,规避评价人徇私舞弊,弥补评价缺陷短板。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方式,解决“怎么评”问题。要把握科研渐进性和成果阶段性特点,优化评价周期,加强中长期评价、后评价和成果回溯,推进国家科技项目成果评价改革。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引导科技人员潜心研究,杜绝科技成果评价中急功近利、盲目跟风现象。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的评价机制,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健全成果运用政策,解决“怎么用”问题。要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建立高水平技术交易市场。探索把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纳入高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细化完善有利于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评估政策,鼓励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探索科技成果评价与应用转化相结合模式,把评价中发现的成熟的、先进的、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及时推介,促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完善科技成果奖励体系,突出奖励重点,控制奖励数量,减少奖励层次,提升奖励质量,精准激励科研人员进行成果转化。(作者单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人力资源处) 
返回列表

上一篇:胡琴芬

下一篇:孙芷文

相关文章

四川省已有逾2374万名农民工外出返岗

从正在召开的四川省两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农民工大省四川主动对接广东、浙江等10个省(市)互认健康证明,组织“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稳住了农民工就业。截至目前,四川农民工外出返岗2374.6万人...

李克强:做大国工匠 建制造强国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  1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亲切会见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中国选手。他说,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迈上中高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一代青...

松原:全力打好保就业攻坚战

2020年以来,松原市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部署,坚决做好疫情防护期间“三保一统筹”工作,准确把握就业工作发展大势,大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进...

老挝工会推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据《万象时报》报道,老挝工会联合会统计报告称,当前推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老挝工会联合会的首要任务,拟将工人最低工资将从目前的每月90万基普(约110美元)增长到每月120—到150万基普(约150—1...

11.79万名毕业生获助就业

人民日报北京1月15日电(记者杨昊)记者从共青团中央获悉:自2021年底启动实施“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以来,全团统筹实施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乡村创业...

中国国际技能大赛组委会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近日,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申办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组委会会议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中国申办世界技能大赛委员会主任应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出席会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